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023-65297777
永葆党的本色,勇于自我革命
【光明论坛】“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在2022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谈到“窑洞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
2023
08-01
永葆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团干部要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殷嘱托和无限期望,更为广大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刻把握“清澈”“纯粹”的时代内涵清澈,意为像水一样清净透明;纯粹,即不掺杂其他成分、无杂质。清澈和纯粹两者寓意相近、联系密切,无论是事物还是人性,往往因纯粹
2023
08-01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全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靠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他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全党汲取历史经验、提高思想武装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的根本要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对于在新时代巩固党的领导、加强党
2023
08-01
学史增信守初心 坚定信仰担使命
《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要“着眼坚定历史自信,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对党员干部而言,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首要的是着眼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强化历史担当,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满怀信心向未来。熔铸信仰之魂,着力增强学党史用党史的历史自觉。梳理我们党的百年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崛起、历经磨难而淬炼成钢,苦难辉煌的背后,其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始终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没有动摇对中
2023
08-01
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原标题: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文明认同、文化自信对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之所趋,无
2023
08-01
触摸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
2022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活动日前结束。来自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牙买加、尼日利亚、刚果(布)等9个国家的青年,围绕“风华·风尚·风光”主题,深入重庆12个区县,用镜头记录当地生态保护、非遗传承等生动场景,触摸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描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这里的景色令人震撼,没想到自然环境保护得这么好!”西南大学尼日利亚籍学生顾天成用时14个小时,终于登顶阴条岭主峰,眼前的雄伟山峦令他叹为观止。位于重庆的阴条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顾天成了解到,在保护区内,护林员们悉心守护着自然
2023
08-01
历久弥坚金不换,继往开来续华章
今天是《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1周年纪念日。61年前的今天,周恩来总理和金日成首相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是两党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条约的签订为双方不断深化鲜血凝成的友谊、持续推进友好合作关系、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奠定了政治法律基础。61年来,双方按照条约精神加强沟通协调,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朝传统友谊与时俱进巩固发展,既有效地促进了各自的社会主义事业,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也为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生动展示了中朝友好的旺盛生命力。中朝传统友好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
2023
08-01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如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平台作用,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上,是每一位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七台河市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紧密联系基层工作实际,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平台作用,持续推动城乡文明建设。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5个,新
2023
08-01
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
原标题: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主线。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理论创新系统,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更是一个创造过程,必须把握好其中的根本要求。如何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始终体现着人类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是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2023
08-01
增强做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明认同
原标题:增强做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的文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度重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辉煌文明,面向新时代伟大实践的需要,多次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国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中华文明就是中国人的“根”和“魂”,正是对中华文明“根”和“魂”的守正,使中华民族度过了苦难和曲折
2023
08-01
面向百年大党 回应人民关切
有底气的理论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才能彻底的说服人,从而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理论的底气不仅源于理论自身所具有的道理学理哲理情理,而且更重要的则来源于理论之所出与最后之所归的实践,决定于和理论相统一的实践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决定于理论最终掌握群众的程度,当然也离不开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对理论的深刻把握。《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依据,以回应人民关切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对理论的深刻把握为基础,用深刻透彻的思想、生动优美的语言、清新自然的文风
2023
08-01
坚守新时代文艺的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人民立场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人民立场的重要内涵,牢牢把握人民立场的重点方向,时刻坚守新时代文艺的人民立场,为奋力实现
2023
08-01
年轻干部要努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讲话感情真挚、语言平实、案例生动,又语重心长、寄予厚望、催人奋进,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这次重要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之前五次中青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面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对年轻干部提出的系统性要求。在这些重要讲话中,筑牢理想信念根
2023
08-01
党的执政话语研究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以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彩故事,以富有号召力的话语叙事擘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拥有丰富的执政兴国经验,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用中国话语凝练中国共产党执政叙事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① 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学理性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
2023
08-01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时,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阐明的“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中,置于首位的分别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3
08-01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前无古人的艰巨探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方向和方法问题至关重要。全面深化改革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方向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2023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