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023-65297777
1982年生,山东滕州人,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检察机关挂职。
教育背景:
山东大学法学博士(2009)
山东大学法学硕士(2006)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学士(2003)
社会兼职: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士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
《山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立法工作专家
山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山东省法学会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
刑事法学、犯罪学
代表性项目: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
代表性成果:
论文
27.《单位环境资源犯罪的刑事责任:甄别基准与具体认定》,载《政治与法律》(CSSCI)2017年第8期。
26.《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刑法应对》,载《理论学刊》(CSSCI)2017年第4期。
25.《论环境资源犯罪治理中刑事和解的适用》,载《政法论丛》(CSSCI)2017年第3期。
24.《污染环境罪疑难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CSSCI)2017年第3期。
23.《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罪的法律构造》,载《法学论坛》(CSSCI)2017年第2期。
22.《环境监管过失的注意义务与司法认定》,载《政治与法律》(CSSCI)2016年第12期。
21.《海洋污染犯罪中危险犯的设置——基于南海海域的探讨》,载《海南大学学报》(CSSCI)2016年第6期。
20.《中国环境资源犯罪的治理模式:当下选择与理性调适》,载《法制与社会发展》(CSSCI)2016年第5期。
19.《非法超量移植胚胎行为的刑法规制》,载《政法论丛》(CSSCI)2016年第4期。
18.《论我国网络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规制》,载《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6年第3期。
17.《我国环境刑法中严格责任适用新论》,载《法学论坛》(CSSCI)2015年第5期。
16.《我国医疗过程中促进死亡行为的非犯罪化刑法应对》,载《山东大学学报》(CSSCI)2015年第1期。
15.《风险社会中环境犯罪既遂形态的立法思考》,载《山东大学学报》(CSSCI)2013年第2期。
14.《我国多发型环境犯罪主刑适用的困局破解》,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CSSCI)2012年第4期。
13.《政府俘获理论及其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启示》,载《河南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6期。
12.《我国污染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推定规则之适用研究》,载《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11年第5期。
11.《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及其对环境刑法新发展的影响》,载《现代法学》(CSSCI)2011年第4期。
10.《非法人体试验与我国刑法的应对》,载《法学评论》(CSSCI)2011年第2期。
9.《论直接违反环境保护管制之犯罪》,载《政治与法律》(CSSCI)2010年第3期。
8.《我国环境犯罪惩治中严格责任制度之否定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4期。
7.《刑罚轻缓化的效益价值及在我国当前的实现》,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CSSCI)2010年第2期。
6.《关于我国污染环境犯罪中设置危险犯的思考》,载《政治与法律》(CSSCI)2009年第10期。
5.《侵犯著作权罪界限划定疑难问题探析》,载《法学杂志》(CSSCI)2008年第6期。
4.《环境刑事违法的恢复性司法研究》,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5期。
3.《论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空间》,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1期。
2.《环境刑法行政化的基本问题探析》,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5期。
1.《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载《安徽大学学报》(CSSCI)2007年第5期。
(二)著作
5.《环境资源犯罪常规性治理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独立作者,25万字。
4.《医学进步带来的刑法问题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三作者,本人撰写10万字。
3.《国际刑法国内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二作者,本人撰写3万字。
2.《和谐语境中的刑罚轻缓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二作者,本人撰写6.9万字。
1.《环境与公民权:整合正义、责任与公民参与》,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译者,本人翻译12万字。
荣誉与奖励:
山东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学能手(2014)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1)
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