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023-65297777
果洛州班玛县红军沟革命遗址,2016年被命名为第二批“青海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1936年6、7月,以北上抗日为己任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移师川北,途经青海果洛班玛地区。作为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人民军队,红军战士坚实的足迹印满了班玛的山山水水,动人的故事至今传唱。石壁上苍劲有力的标语和众多的红色遗迹,成为后代子孙缅怀先烈、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场所。
红军长征途经班玛期间,用多种形式向藏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藏族群众第一次从红军的口中听到红军、共产党、革命、救国、民族、解放等一些新鲜的词语和革命道理。红军除了口头宣传外还通过藏族战士(川康地区参加红军的)译印藏文传单,书写宣传标语,如,保留在亚尔堂乡子木达沟口南侧石壁上“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标语字迹至今仍清晰醒目,这也成了见证红军长征来到班玛藏区的历史凭证。当地藏族群众为了表达对红军的怀念,将红军走过的子木达沟改称为“红军沟”,将红军曾驻扎过的扎洛村改称为“红军寨”,将红军走过的桥称为“红军桥”,将红军饮用过的泉称为“红军泉”。
1986年5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将红军沟的长征标语遗迹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修建“红军亭”加以保护。1988年9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将吉德寺旁的红军哨所和扎洛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红军沟”被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2年12月,“红军沟”被青海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8月,“红军沟”被确定为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行政学院、青海省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实践基地。2014年5月,“红军沟”被青海民族大学命名为青海民族大学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3月,班玛县红军沟革命遗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是青海省第5个也是唯一一个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7年8月1日,青海省班玛县红军沟纪念馆正式揭牌开馆。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记述了红军宣传革命主张,充分展现了各民族之间同舟共济、血浓于水的民族情谊,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宣传教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