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法商教育培训学校官方网站!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

023-65297777

培训概况
息烽

1935年3月29日至4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的中央红军,分左、中、右三条路线途经息烽,历时五天。期间与敌人展开大小战斗多次,足迹遍及了全县10多个乡镇的山山水水,发生了夜袭梯子岩、大塘渡口战斗、江口渡口战斗、青杠林战斗,还有在青杠林、蚕桑坡、黑神庙、潮水、底寨、阳朗等多处地方均发生战斗,造成激战息烽威逼贵阳的态势,红军所过之处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给息烽人民留下难忘的红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4年4月2日,红军长征途经息烽时,天晚憩息在了黎安村,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们选择在屋檐下、大树下休息,不给村民增添一丁点儿麻烦。

第二天天亮时,在杨梅树下睡觉的一队战士,看到因天干缺水,树干都枯了,濒临死亡。大家马上从远处挑来水浇树,希望它重新焕发生机,开花结果。战士们的一言一行被村民看在眼里,临别时贫苦的百姓倾其所有,把家里的洋芋、包谷等食物送给了红军,送别亲人。

神奇的是,红军离开后这棵杨梅树活了,以前从来不结果的枝条上,当年就结出鲜美的果子,从此“红军梅”年年果实丰盛,直至今日。今年年初,黎安村南山驿站公园开始建设,并围绕这棵“红军梅”修建了中心广场,

“……风云际会,红军至焉,梅甜酒美,鱼水情深,黎庶安全,华夏梦园。”在村民们看来,历经八十年的“红军梅”正见证着黎安村发生的史上从未有过的“嬗变”——

2013年启动的“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建设,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相继建成村文体广场、“红军长征过息烽”主题文化广场、“长征1935”文化寨门、文体活动中心,实现17公里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水厂、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工;金融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落户。调整产业结构后,全村种植反季节蔬菜、葡萄、核桃近3000亩,发展起了乡村客栈、农家乐……